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网 > 学校要闻 > 正文

《重庆日报》专题报道我校学科建设新成效

发布时间:2023-04-21 作者:肖前华 娄琴 编辑:刘俞余 来源:党委宣传部(网工部)

4月21日,《重庆日报》刊登《深耕学科建设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重庆科技学院 立足新征程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长篇报道,专题报道我校学科建设新成效。报道全文如下:

作为一所具有72年办学历史,背靠石油冶金行业办学的高校,重庆科技学院如何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中找准定位、明确担当、主动作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积极投身新重庆建设?

学校形成了以油气勘探与绿色开发、低碳冶金与先进材料、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能源化工与智慧安全为特色,理、工、经、管、法、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校着力推进人才培养、学科团队、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合作交流等学科要素协同发展,为建成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将努力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上做大文章、出大成果。

以学科建设为引擎激发育人新潜能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牵引器”“发动机”。

近年来,重庆科技学院立足“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紧贴需求、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协同创新、分类发展”为思路,奋力跑出学科建设“加速度”。学校围绕油气勘探与绿色开发、低碳冶金与先进材料、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能源化工与智慧安全、土木水利与生态环境、数理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经济贸易与现代管理、人文科学与艺术设计八大学科群,强化学科专业建设,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25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的专业13个,在高质量发展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重科答卷”。

学校持续推进高水平新工科高校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持续提升创新创业活力,形成了“2461”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11451”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不断彰显。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器人等各类国家级学科竞赛中揽获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1200余项,连续6年蝉联世界模拟炼钢大赛中国大陆赛区冠军并2次获得世界总冠军。学校在2017年—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总榜中位列第171名。

学校普通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7年保持100%。一批批优秀学子从这里启程,奔赴祖国各地,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贡献“重科力量”。

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引育师资赋新能

在重庆科技学院,有一支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他们扎根西部,服务于西部大开发和石油能源行业转型升级。这支“非常规油气开发”教师团队负责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均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20余项。

荣誉背后,是学校对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的持续发力。为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重庆科技学院着力铸就引才聚才“强磁场”,引领学科队伍建设驶入“快车道”。

枝繁巢暖引人才、聚人才、集“雁群”,健全重点学科人才引进机制。坚持精准引才聚才,做好人才激励工作,做好人才“全链条”体系机制建设,推进人才服务和保障工作。聚焦事业育人才、成人才、强“头雁”,培育高水平学科骨干。加强中青年学科骨干培养,加快领军人才培养,完善博士后奖励资助体系,优化人才全链条过程。互融互促铸平台、优机制、结“雁阵”,优化学科团队建设机制。强化学科团队培育扶持,实施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塔尖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双师双能型”学科团队建设,积极组建学科交叉团队,持续优化学科团队评价标准。

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近年来,学校柔性引进院士5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达到45%,现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重庆英才、巴渝学者等省部级以上人才60余人,建成重庆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为代表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45个。如今,学校正逐渐成为优秀学科人才的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发展之地。

以科研创新为驱动服务地方提效能

重庆科技学院“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田水侵规律及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2项成果获2021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学校共16项科研成果获奖,获奖数和牵头项目数取得历史性突破。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近年来,学校出实招出硬招,推动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学校相关学科提档升级,为学校博士点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科研平台提质增效。学校已建成各级各类科研平台70余个,其中省部级平台31个。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重庆市教委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

科研实力跃上新阶。近5年,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106项。其中,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2022年获批国家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项目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科研经费连续10年超1亿元,其中2022年达到2.8亿元。大力推进非常规油气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筹)建设工作,该项目已被纳入重庆市“十四五”规划并成功入选市发改委建设项目库。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10项,其中,2021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奖16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3项,学校获奖数和牵头项目数取得历史性突破。学校连续两年跻身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百强高校。

值得关注的是,学校戚志林教授团队牵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谭先锋教授获批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双双实现了学校在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和市级杰青项目“零”的突破。一项项科研成果绽放异彩,一个个科研数字攀新逐高,勾勒出重庆科技学院以科技赋能学科建设的坚实足迹,也折射出学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践行社会责任的担当使命。

以开放办学为路径聚集发展新动能

学校承担的国家“863”重大项目子课题研究成果“钻井液动态密度调节技术”,成功应用于国家“海洋石油981平台”,助力“南海战略”,作为主要参与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学校与中冶赛迪集团合作共建国家钢铁冶炼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冶金实验室,研发的冶金材料性能检测技术及装备先后在宝钢、济钢、重钢、攀钢等多家企业应用。研制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垃圾焚烧发电炉排系统、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雾化器等关键装备,应用于国内数十条生产线,并出口印度、泰国、埃塞俄比亚等国家80余座城市129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这些都是重庆科技学院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的有力见证,不仅实现了学校牵头承担国家重点项目“零”的突破,更彰显出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力上的显著提升。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保持“开放包容”的姿态,重庆科技学院始终坚定不移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学校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蹚出一条协同创新的发展新路:聚焦国家重大创新需求,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平台,牵头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联盟;推进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搭建开放型教师队伍平台和科研攻关平台;拓展社会资源,共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平台;设立技术成果转化平台,产出具有示范性的“硬核”成果。同时,加强与高新园区、行业企业的对接与联系,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不断夯实的学科硬实力,也让学校犹如磁铁一般吸引更多办学合力的聚集。近年来,学校与石油、冶金传统行业企业的合作持续深化,更与380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立100个产学研基地。同时深化国际交流,与全球20余个国家、地区的70余所院校签署合作协议130余份。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新起点,重庆科技学院将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创新发展根基,助推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建设目标的实现。

锚定目标 明确思路 奋力开创学科建设新局面

“三步走”发展战略

●到2027年,力争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基本建成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

●到2035年,学校办学质量显著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学科实力迈上新台阶,建成以工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

●到2050年,综合实力达到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水平,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中国一流应用型科技大学。

“1238”建设思路

●紧盯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一个目标。

●抓好学科队伍和科学研究两个关键。

●打造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冶金工程为代表的学科高峰;以化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理工学科为支撑的学科高原;由人文社科学科、交叉学科构成的学科平原三个层级。

●落实优化学科布局、深化学科内涵、提升培养质量、打造学科队伍、提升科研水平、夯实学科平台、深化合作开放、健全体制机制八大举措。

文章链接地址: https://epaper.cqrb.cn/cqrb/2023-04/21/006/content_rb_315780.htm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东路20号    邮编:401331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中心

版权所有:威尼斯569vip游戏网站-Macau Game Center    渝ICP备13000511号-1

渝公网安备 50009802000806号